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资讯 > 篮球资讯

早在汉代就有舞龙的相关记载,“鱼龙曼延”就是有代表性的舞龙表演,旨在祈福新的一年人畜兴旺、五谷丰登。汉代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》中写,四季祈雨都要舞龙,而且颇有讲究,春舞青龙,夏舞赤龙和黄龙,秋舞白龙,冬

直播信号

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毛巧晖:黄颜色和赤色,对应的是夏天。黄颜色是中,赤就是南方,最有名的当然就是苍龙也就是青龙,它对应的是东方,也就是春天。当时是五龙相应出现,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的人舞着不同颜色的龙,主要就是和当时中国的五行、金木水火土的观念相关。 隋唐时期,龙舞进一步发展,开始在龙体内装有蜡烛和油灯,至此产生了“龙灯”的形式和概念。宋代,龙舞完全进入民间。社火形式与勾栏瓦舍的出现,使龙舞得到了极大普及。每逢正月初一与十五,观灯和耍龙灯都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活动。 明清时期,龙舞已有专门的组织来承担,出现了训练有素、具有专业水准的舞队。 纱龙火龙布龙草龙板凳龙 不拘一格的龙舞 龙舞之美,美在材质多元,不拘一格。各地有风格迥异的龙舞流派,“纱龙”以轻盈飘逸见长,“火龙”以粗犷豪放闻名,“布龙”色彩艳丽,“草龙”有浓郁的乡土气息。 浙江省浦江县的“板凳龙”,顾名思义,它的龙身是用板凳串联而成。村民们日常使用的长条板凳稍加改动,安上纸扎彩绘的盏子灯,能形成长达百米的巨龙,穿梭村中,壮观非常。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毛巧晖:根据地域,一般笼统分为北派和南派。北方的龙,它的功能性很强,祈福、祈求平安、祈求风调雨顺,所以它的龙比较威严。南方的龙舞相对来说比较精巧,在龙身上有大量的彩绘,集绘画书法等等于一体,可以说是艺术的结晶。 神龙百变 舞者与“龙”情感融为一体 龙舞之美,美在心有性情,矫健磅礴,走云连风,展示出神龙百变的气势与威严。 浙江长兴的百叶龙,演员们先是手持荷花、荷叶形的道具分开站立,展示蝴蝶飞舞于荷花丛中,随后荷叶、荷花连结,一条荷花龙腾空而起,气势磅礴。 四川的泸州雨坛彩龙,讲究一个“活”字,舞龙者需要做到“动于中而形于外”,在连贯变化的太极图形中,龙脱衣、翻滚、叹气,性情毕露,而舞者与“龙”的情感融为一体。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毛巧晖:在舞龙的过程中,就变成了“龙”的一部分,审美体现上有人物合一的表现。看龙舞的时候,我们就能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,这就是龙舞的精妙之处。 湖南岳阳“九龙舞” 精美图案变幻不断 龙舞之美,美在齐心合力,精诚协作,舞出行云流水的节奏。 在湖南岳阳平江县伍市镇白杨村的姚氏宗祠,村里的人们正在准备新年的第一场祭祀仪式。当地传说洞庭龙王的九个儿子,曾将屈原的遗体送回人间,于是创造出了独特的“九龙舞”。 九龙出水、龙归大海……上百名舞龙人高擎九条色彩斑斓的长龙,来回穿梭,队形丝毫不乱。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毛巧晖:舞龙一般来说至少有十几个人,所以特别要求团队、团结、协作精神。在舞龙的时候,一节龙和一节龙之间不能出现错位感,步伐都要一致。 43项龙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,共有43项龙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 龙舞的相关历史资料,得以系统整理与归档,为舞龙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;多地建立舞龙训练基地,将舞龙文化引入景点,龙舞与商业表演、旅游产业结合,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模式;在许多以龙舞闻名的地方,自编的龙舞和龙文化乡土教材已走进当地中小学校。 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,龙舞更是走出国门,登上国际舞台。各地唐人街举办华人节日巡游活动上,龙舞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。迎祥纳福,巨龙起舞,这是自古相传的习俗,更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。 铜梁龙舞:千年传承 火龙飞扬 截至2021年,共有43项龙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作为首批入选的“龙舞”,重庆铜梁的龙舞声名远扬,以套路丰富、道具巧妙、民众参与性强而闻名。 其中的“火龙”更是独具特色,火树银花中,金龙舞动,点燃龙舞的“高光时刻”。今年春晚,铜梁龙舞就在重庆分会场精彩亮相了。

早在汉代就有舞龙的相关记载,“鱼龙曼延”就是有代表性的舞龙表演,旨在祈福新的一年人畜兴旺、五谷丰登。汉代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》中写,四季祈雨都要舞龙,而且颇有讲究,春舞青龙,夏舞赤龙和黄龙,秋舞白龙,冬舞黑龙。

早在汉代就有舞龙的相关记载,“鱼龙曼延”就是有代表性的舞龙表演,旨在祈福新的一年人畜兴旺、五谷丰登。汉代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》中写,四季祈雨都要舞龙,而且颇有讲究,春舞青龙,夏舞赤龙和黄龙,秋舞白龙,冬舞黑龙。

标签:  
录像推荐
英超德甲法甲西甲意甲NBA

首页

足球

蓝球

录像

新闻